“仁”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,具有丰富的内涵。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体现了一种推己及人的恕道,是从消极方面来阐述“仁”,即不应该对他人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,强调要以同理心去理解和对待他人。
“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”则强调了在行为上要庄重、恭敬,对待他人和事情要有敬畏之心,这是“仁”在待人接物和为政方面的体现。
“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”从日常生活、做事和与人交往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“仁”的表现,要求在生活中保持端庄恭敬,做事认真严肃,与人交往忠诚守信。
“举直错诸枉,能使枉者直”是从政治和社会治理角度阐述“仁”,认为选拔正直的人并让他们居于上位,能够使社会风气得到纠正,让不正直的人也变得正直,这也是实现“仁”的一种方式。